龍仁寺電排站位于鐘祥中心城區以南2公里,長壽二路與高速公路連接線交叉路口以東。陽春三月,記者從南湖公館小區沿著明渠一路向南步行,十多米寬的明渠里存水不多,在明渠二號橋西邊有一段渠道里已無水見底,里面沉淀著一些泥漿和雜物。在明渠二號橋附近的廣場上,幾位老人在散步聊天。當記者問及龍仁寺的來歷時,幾位老人均表示,從小聽祖輩人講過在這里曾經有一個龍仁寺,至于龍仁寺的來歷一概不知。隨后,記者沿明渠二號橋西南方向步行約400米,看到了高大壯觀的龍仁寺電排站的庫房(如圖)。
鐘祥市公用事業服務中心主任王維全介紹,龍仁寺電排站原叫龍仁寺電灌站,建于1980年,排區范圍在長壽一路與長壽二路之間,排區面積1.21平方公里,裝機155千瓦,由于年久失修已報廢。2016年,龍仁寺電排站開工建設,2017年完工,2020年5月啟用。新建的龍仁寺電排站位于南湖公館商品房以南,緊鄰南湖。泵站裝機容量185千瓦機組6臺,電排流量23.2立方米/秒,自排流量26.5立方米/秒。排區范圍:西接漢江堤防,北至農行鐘祥陽春支行節制閘,東以校場路為界,南與長壽二路接壤,總面積10.4平方公里。為便于城區排水工作的統籌調度,于2021年5月移交至鐘祥市住建局排水處(現鐘祥市公用事業服務中心)管理。
為了進一步弄清楚龍仁寺的來歷,記者找到龍仁寺電排站所在地的王家灣社區83歲老黨員何順旺。據他回憶,現在龍仁寺電排站所在地過去曾經是電灌站,主要承擔鐘祥南城區的王家灣、馮家嶺、林集、劃子口等處的農田灌溉。民國二十四年(1935年),漢江發大水,洶涌的洪水從漢江西一路經過南湖沖到九里回族鄉地段,后回旋到郢中鎮境內。在洪水的沖擊下,郢中鎮下轄的王家灣等村形成了低洼地。只要遇到下雨天,鐘祥南城區的王家灣等地就會遭受內澇,出現“看?!爆F象。尤其在1998年、2016年兩年,水淹最為嚴重。2016年,鐘祥市有關部門在過去的龍仁寺電灌站原址新建了電排站。至于龍仁寺是從何時而來,后來為何取名龍仁寺電灌站現已無法考證。只是聽老一輩人講,在電灌站附近曾有一個寺廟,但其父親都沒見過龍仁寺是什么樣子。
年逾七旬的王家灣社區原村干部王德貴介紹,上世紀八十年代,他曾參加過龍仁寺電灌站的建設。當時建龍仁寺電灌站時,因電灌站地處王家灣所轄的龍仁寺,電灌站建成后就命名為龍仁寺電灌站。隨著新型城鎮化的推進和鐘祥經濟開發區相繼成立,龍仁寺電灌站失去了原有的功能,于1991年被拆除。直到2016年,鐘祥市政府又在原址建起了現在的龍仁寺電排站。
現任王家灣社區黨委書記祝強說:“自從2020年龍仁寺電排站建成投用后,加上鐘祥南城區各主干道實施了雨污分流管網建設,至今王家灣社區和相鄰的幾個社區再也沒有遭受內澇困擾了?!?/p>